培養(yǎng)孩子親近自然親近土地

本文Tag標簽:幼兒早教??

  近年來,食育的必要性顯得越發(fā)重要。

  我們所居住的日本,是食物自給率只有40%的低自給率國家。雖然食物幾乎全部依賴進口,但對大多數(shù)孩子來說,并不知道餐桌上昂貴的蔬菜、肉類和魚是從哪里來的。他們還誤以為自己所吃到的食物全都產(chǎn)自日本。

  如今,孩子們碰上剩飯剩菜也很不在乎的現(xiàn)象十分普遍。而我自幼受到的教育是“浪費糧食的人會瞎眼睛”,浪費糧食是十分可恥的事情。

  有一種慣用的說法是不喜歡的東西沒法下咽。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?

  初次品嘗到食物感到口味不合適是常有的事,任誰都有這樣的體驗。對未知的東西面露難色,心存抗拒,這是人本能的戒備行為。

  因為幼兒期挑食,導致身體不健康的情況也時有發(fā)生。雖說要喜歡上自己原本討厭的東西很難,但即使討厭也要吃。小時候盡可能多地品味各種食材的味道,這有利于味覺的養(yǎng)成。

  此外,以前也發(fā)生過這種事情。挖馬鈴薯的時候,Buddy幼兒園孩子都光著腳在田里,偶爾附近其他幼兒園的孩子過來挖馬鈴薯玩,因為怕泥土粘腳就把塑料袋套在腳上。

  這時,田地管理員見了會問:“為什么讓孩子們光著腳呢?”我足這樣回答的:“人受到大地的恩澤,應該回歸大地。”

  另一方面,那家幼兒園的老師卻說:“光腳有危險,出于安全考慮才讓孩子們在腳上套塑料袋的。”

  聽到這話,管理員勃然大怒:“這田里沒有一塊危害人體的玻璃,培育出來的東西都可以安心食用!”

  聽說第二年起,那家幼兒園就再也借不到馬鈴薯田了。這件事的緣由究竟如何不得而知,但我們對培育食物的這片土地同樣知之甚少。

  告訴孩子每天吃的大米和蔬菜是怎么來的,讓孩子們親近平日里接觸不到的田地玩得滿身泥巴。對孩子們而言,不只是一種歡樂的回憶,更是一次十分寶貴的經(jīng)驗。

  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,在田間地頭抓鯽魚、撈蝌蚪,玩得滿身泥,有時也會遇到水蛭吸血。

  但最近越來越多的孩子沒法體會到這種滿身是泥的經(jīng)驗。許多孩子不敢下田,只知道在田邊小路上呆站著。

  不少孩子特別討厭泥土,覺得臟兮兮的,更別說接觸泥土了。還有些孩子誤把蚯蚓認作蛇。聽聞到這些可真是令人感慨。

  孩子們惡作劇推人下田自然不在話下,但如果連自己都沒有下田的勇氣就太遺憾了。作為教育者,我希望培養(yǎng)孩子們在任何環(huán)境下都能玩得暢快盡興。這也稱得上是一種“生活能力”吧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